网络主播带货假名牌被判刑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卢越)8月4日,网络最高检发布一起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典型案例,主播彰显检察机关严惩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的假名鲜明态度。其中一起案例中,牌被判刑网络主播与团队通过电商平台以直播方式销售假名牌商品共计67万余元,网络被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主播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
案情显示,假名2017年7月24日,牌被判刑廖某与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网络成为该公司签约主播,主播并由该公司配备人员组建直播团队,假名在某电商平台以直播方式为网店商家营销商品。牌被判刑
自2019年起,网络廖某直播团队先后与多家网店合作,主播通过该电商平台以直播方式为上述网店销售假冒“Dior”“CHANEL”“LOEWE”等商标的假名服装、饰品、手表等商品,销售金额共计67万余元。
2021年3月26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廖某直播团队6人向法院提起公诉(关联售假商家犯罪嫌疑人均另案处理)。
2021年6月29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廖某有期徒刑3年4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其余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3年2个月至2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至5000元不等,部分被告人适用缓刑。一审宣判后,各被告人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为维护网络营销的安全和秩序,检察机关深挖售假主播背后的产业链条,对售假商家等上游犯罪进行全链条打击。关联售假商家人员共计39人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至拘役5个月不等。
最高检对此表示,直播电商企业合规经营是直播营销新业态健康发展的基石。检察机关在惩治犯罪的同时,还应关注到案件中直播电商企业的刑事合规风险,充分发挥检察能动性,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延伸检察职能,督促、引导企业健全相关机制,跟踪企业落实整改,从而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依托典型案例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引导网络直播营销主体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
(责任编辑:知识)
- ·江苏银行回应未进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已完成测试,近期更新该行名单
- ·郭广昌开启“过冬模式” 押注外滩新地王和金矿未来会怎样?
- ·美国楼市“风雨飘摇”!抵押贷款利率突破7% 创二十年新高
- ·圆桌对话 | 如何读懂中国金融的特质与改革逻辑
- ·“云南首富”被监视居住,千亿新能源牛股恩捷股份“爆雷”,华夏基金郑泽鸿、嘉实基金姚志鹏一天浮亏近亿元
- ·快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7.2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7.20关口 日内均涨超1000点
- ·三季度扣非净利劲增,中集车辆海外市场表现强劲
- ·人民币汇率反弹超千点 稳外汇工具初见效果 回升势头能否延续?
- ·视频|陪伴类机器人市场会爆发式发展吗?
- ·日元贬值难动鸽派决心 薪资增速才是日本央行转鹰关键
- ·波兰向德国索要1.3万亿美元二战赔款,比此前估算多近5000亿美元
- ·第七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出炉,广东16家企业入选
- ·温氏股份三季度净赚42亿,却推迟、终止多个募投项目
- ·我国民航10月30日起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
- ·通胀“爆表”,涨薪不成,飞行员集体罢工!这一国最大航空公司宣布:取消800个航班
- ·国办: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增强外资在华长期发展信心
- ·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守正创新
- ·外媒:丰田考虑自2025年起大幅提高其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产量
- ·银保监会明确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
- ·中国移动研究院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