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网络主播带货假名牌被判刑!

网络主播带货假名牌被判刑

时间:2025-07-08 18:10:56 来源:餐风宿露网 作者:探索 阅读:568次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卢越)8月4日,网络最高检发布一起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典型案例,主播彰显检察机关严惩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的假名鲜明态度。其中一起案例中,牌被判刑网络主播与团队通过电商平台以直播方式销售假名牌商品共计67万余元,网络被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主播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

案情显示,假名2017年7月24日,牌被判刑廖某与G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网络成为该公司签约主播,主播并由该公司配备人员组建直播团队,假名在某电商平台以直播方式为网店商家营销商品。牌被判刑

自2019年起,网络廖某直播团队先后与多家网店合作,主播通过该电商平台以直播方式为上述网店销售假冒“Dior”“CHANEL”“LOEWE”等商标的假名服装、饰品、手表等商品,销售金额共计67万余元。

2021年3月26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廖某直播团队6人向法院提起公诉(关联售假商家犯罪嫌疑人均另案处理)。

2021年6月29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廖某有期徒刑3年4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其余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3年2个月至2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至5000元不等,部分被告人适用缓刑。一审宣判后,各被告人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为维护网络营销的安全和秩序,检察机关深挖售假主播背后的产业链条,对售假商家等上游犯罪进行全链条打击。关联售假商家人员共计39人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至拘役5个月不等。

最高检对此表示,直播电商企业合规经营是直播营销新业态健康发展的基石。检察机关在惩治犯罪的同时,还应关注到案件中直播电商企业的刑事合规风险,充分发挥检察能动性,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延伸检察职能,督促、引导企业健全相关机制,跟踪企业落实整改,从而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依托典型案例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引导网络直播营销主体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别了,硅谷人的黄金时代?
  • 银行板块跌0.67% 齐鲁银行涨1.79%居首
  • 俄罗斯宣布将花旗银行等45家银行列入制裁名单
  • 中国建材发布中材国际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15.64亿元同比增长9.85%
  • 京东财报中的“刘强东难题”
  • 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与投资部副总经理梁俍接受审查调查
  • 嚯!送了月嫂三室一厅?女主人回应:家里有30套房…
  • 光大证券:首予万物云买入评级 目标价54.9港元
推荐内容
  • 衡水中学要破除超限、内卷,释放了什么信号?
  • 保交楼、防烂尾、稳就业、猪肉保供稳价、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国办重磅通知:40条举措!
  • 天齐锂业:正就重启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采选一期工程选厂进行可行性研究
  • 商务部:前三季度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总体呈增长态势
  • 易会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 中加基金:股市又开启波动模式,接下来投资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