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专家梁万年谈上海防疫: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躺平”不是中国的选择!

专家梁万年谈上海防疫: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躺平”不是中国的选择

时间:2025-07-08 21:08:09 来源:餐风宿露网 作者:综合 阅读:874次

专家梁万年谈上海防疫2: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大号流感”,“躺平”不是专家中国择中国的选择

“动态清零”,不是梁万追求零感染、零容忍。年谈

上海本轮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上海上海战“疫”最大难点在哪,防疫疫情防控的奥密拐点何时出现,奥密克戎病毒果真只是克戎“大号流感”,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不躺上海推进“动态清零”难度究竟有多大,上海“社会面清零”做到了什么程度?大号流感

4月10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专家中国择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和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教授梁万年,年谈在上海接受了媒体专访,上海给出了他作为专家的防疫权威解读。

奥密克戎超额死亡率很高

记者:目前,有些人对奥密克戎的认识不够,认为其和“大号流感”差不多,对抗疫政策不够配合。怎么看奥密克戎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危害性?应该如何全面理解中国的防疫政策?

梁万年:我还是特别强调,奥密克戎不是流感,更不能把目前疫情简单认为是流感化疫情,它和流感明显不同。第一,奥密克戎传播速度比流感快。第二,传播的隐匿性,要比流感的隐匿性更强,更容易造成大范围传播。根据奥密克戎快速传播、隐秘性强的特征,需要衡量危害,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主要考虑感染人群的数量。第二,考虑疾病严重程度,重症死亡概率多大,整个人群到底多少人死亡重症。公共卫生角度,更多关注广泛流行后,群体的危害。衡量疾病危害,群体视角比个体视角更重要。从国际和国内一些地区疫情看,奥密克戎变异株BA.2的病死率高于流感,特别是老年人群,病死率要比普通流感高出几十倍;对于80岁以上老人,甚至高出近百倍。我们国家这么大人群,上海市2500万人群,随着时间推进,老年人群感染在所难免。稍有不慎,会对老年群体等脆弱人群,造成健康损害。

第三,奥密克戎重要特征,始终在变异,变异方向不明确。在这么大范围的流行和传播,如果发生变异,或者向坏的方向变异,对健康危害更大。

从这三个方面结合,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奥密克戎只是大号流感。国际上,不少欧美国家在经历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传播后,回头再评价重要危害度,很多国家发现,超额死亡率是很高的。超额死亡率,是按照今年的死亡人数,和去年、和前几年平均时间内的死亡人数相比,高出多少。

不同理念决定不同的防疫策略

记者:现阶段,上海每日新增感染者数量仍持续上升,社会中不乏“躺平”的声音传出,请您再分析一下,为何我国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

梁万年:其实,关于防疫策略。一直存在策略争论。2020年初,全球广泛传播新冠疫情时,从专业角度,防控策略选择有两种:一种是围堵,发现一起,马上围住、切断。还有一种是缓疫,是退守阵地,站在医疗卫生资源不被挤兑的临界线上,决定自己的防疫措施:我可以让你疫情发生,但不能让你疫情挤兑我的医疗——如果发生数超过警戒线,就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力争控制住。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就以资源不被挤兑作为防疫前提,他们有些学校因为感染就关闭,等情况好转一些就开放。包括是否限制公众聚集,也是这样。

不过,我们需要更高一层的思考,各自的防控理念不一样。我们的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是秉承这样的理念,所以需要强调:不同的理念,决定不同的策略。

疫情发展到今天,就奥密克戎防范有两种方向:中国是坚定“动态清零”,这由我们国家的理念决定。有些国家的理念决定,“躺平”就是不管,放任感染,但需要看到,躺平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社会产生了一些影响。

我们中国坚持动态清零,还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也自信认为,我们有能力、有工具包、有基础。我过去一直说,我们国家本底是干净的。有些国家不做动态清零,很可能本底是不干净,很可能失去了动态清零的机会。我们仍然有时间窗口和机会,包括这次上海,只要坚持下来,就有动态清零的机会。更重要是,中国有着强大的制度优势,老百姓的全力配合,都是中国特有的优势,都能很好帮助这个策略实现。

躺平不是中国的选项

记者:对中国防疫来说,“躺平”的风险或危害性在哪里?

梁万年:要相信科学,不被病毒感染、疫情不流行不发生,是对生命最大的保护。躺平最大的风险,是生命和健康付出代价。很多人认为“动态清零”影响了经济发展,影响老百姓正常生产生活。我特别想说,把防疫和生活作为因果关系,是不全面也是不科学的。疫情之后,所有国家和地区、全人类的人群,都受到危害。各国一系列的防控措施,都是减轻疫情的危害。无论全球哪个角落,都是要减轻危害,至于用什么策略和措施,那是各国的选择,是理念、政治、文化、制度等综合考虑的选择。

中国现在选择动态清零,就是要减轻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影响,努力做到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老百姓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是一种选择。比如我们老百姓因为静态了,确实短期内生活不便,一些企业的经济可能在短期内也受到一定影响,但这样情况是疫情造成,不是防疫造成的。采取措施,进行封控、管控,可能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影响,但根源是有疫情。

当下的一些不便,是为了追求未来更长时间的正常生活。对上海严格的管控措施,也是为了实现全国更大范围、上海更长时间的正常生产、生活。计算这种策略平衡,要有更开阔的思维、更系统的方法、更长远的眼光,衡量得与失。

疫情防控,不是走清零、躺平两个极端。“动态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零容忍,动态清零是及时发现快速扑灭,不造成大规模传染和反弹,努力找到中间最合适的平衡。躺平,肯定不是中国的选择。“动态清零”是科学决策,只要我们用好,花极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率。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金融街建设与发展30年元素贯穿始终
  • 康希诺生物将于8月23日派发2021年度A股现金红利每股0.8元
  • 频频炒作“撤侨”,日本为何急着要打“台湾牌”?
  • 17部门发文!关于支持生育,涉住房、就业、社保等,信息量巨大
  • 调仓情况各异 知名基金经理“点金”结构性行情
  • 贵南高铁全线开始铺轨
  • 津门虎对杨帆开出罚单:三停+罚款20万
  • 40余家券商争艳818理财节 投顾成主打方向
推荐内容
  • 世界杯开幕,“中国造”上球场
  • Sea Q2净亏损扩大至9.312亿美元 数字金融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14.4%
  •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更新消防免罚清单,有14项不予处罚事项
  • 新京报:三个“敢”字,给民企打开了哪些发展空间
  • 深交所再问国立科技27岁新实控人背景:其父母是否参与交易 是否规避市场禁入?
  • 降低纽交所退市风险,百胜中国申请香港为主要上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