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海外“代购”违禁药品案:买的是“药”卖的是“毒”!

海外“代购”违禁药品案:买的是“药”卖的是“毒”

时间:2025-07-08 22:01:55 来源:餐风宿露网 作者:知识 阅读:104次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法官,代购我知道错了……我很多年没回国了,海外一回来就被抓了。违禁我想多点时间孝敬父母,药品可一切都来不及了……”4月19日下午,案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一起海外“代购”药品涉嫌走私毒品罪的药毒案件,被告人王某在开庭时泣不成声。代购因多次从国外向国内邮寄违禁药品,海外她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违禁并处罚金四万元。药品

现年53岁的案买王某长期在日本生活,从事药品批发工作。药毒工作过程中,代购王某发现,海外在日本的违禁药店可以买到一些国内买不到的安眠类药品,于是便萌生了“代购”的念头。王某知道其“代购”的部分药品在国内属于管制类精神药品,但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她仍抱着侥幸心理多次从日本批发这些精神类药品,并邮寄到中国境内。

开庭时,王某为自己辩称在日本购买这些药品并不违法。她说知道这些药品在中国属于管制类精神药品,但又心存侥幸。

庭审时,王某辩称,这些客户都是为了治疗自己的失眠症状才购买的,她也向客户叮嘱一定要合法使用。

2021年9月19日至27日间,王某陆陆续续向国内邮寄了多包药品。公安机关在首都机场北京邮局海关和中国邮政回龙观支局等地起获了王某邮寄的5个包裹,并在包裹内发现可疑片剂138.23克,可疑片剂中检出了依替唑仑、氟硝西泮、三唑仑等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

2021年11月24日,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公安机关从王某住处起获可疑片剂0.45克,经鉴定为依替唑仑。

公安机关查明,王某每次会邮寄100到200粒上述药品给国内的亲戚,再由王某的母亲以及亲戚的母亲分别通过快递邮寄至买家。

庭审中,王某辩称自己以前从未想到过“毒品”两个字,以为自己卖的就是治疗失眠的药。但之前在公安机关所做的口供里,她承认自己知道向国内邮寄这些违禁药品可能构成贩毒。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多次从境外邮寄国家管制的精神类药品入境,其行为已构成走私毒品罪,且属于情节严重。鉴于被告人王某归案后如实供述了所犯罪行,自愿认罪认罚,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最终, 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王某犯走私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四万元。

宣判后,被告人王某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

本案主审法官杨妮表示,近年来一些国外药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海外代购”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有些精神药品既有医用价值,又能使人形成瘾癖,使人体产生依赖性,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对象。“如果患者有用药需求,应通过正常渠道购买药品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品。部分国外药品为我国严格管制的麻醉类或精神类药品,属于毒品,随意代购、买卖可能构成毒品犯罪,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正泰电器拿下通润装备控制权,将注入逆变器及储能资产
  • 小摩:予港交所增持评级 目标价400港元
  • 中金:新规有助提升市场主体回购增持积极性 短期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
  • 中短债基金发行升温 规模已超8200亿元
  • 中国银行马龙: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触及组织经营范式的深刻变革
  • LG新能源正同丰田谈判 向丰田美国工厂供应电动汽车电池
  • 股指期货涨跌不一 IM主力合约涨0.58%
  • 盐津铺子直营KA商超模式收入锐减,高管在财报披露当日突击减持5.9万股被警示
推荐内容
  • 内蒙古赤峰:首套房公积金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二套房首付比例30%
  • 央行开展1年期MLF操作5000亿元,操作利率2.75%
  • 我,50多万买奔驰电车,被特斯拉销售冷嘲,网友:冤,确实大冤种
  • 巨头加码!超200家外资机构涌入A股,拥抱中国市场
  • 星巴克中国就抖音0.01元咖啡券无法兑换致歉:为内部测试链接
  • 谷歌Pixel 7 Pro又出问题,用户吐槽屏幕滑动不畅